
心語與綠意間,看見溫暖的力量 | 煙臺愛爾眼科這樣慶祝醫師節
- 2025-08-20
54歲的徐先生因總感覺眼前有飛蚊飄動到煙臺愛爾眼科醫院就醫,被診斷為雙眼視網膜裂孔,右眼視力降至0.06,左眼僅剩0.02。煙臺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科專家提醒市民,眼部不適需及時就診,50歲以上人群和近視患者更應定期復查,預防視網膜病變風險。
悄無聲息的“視力殺手”
視網膜如同眼球內壁的“感光底片”,負責將外界光線轉化為神經信號傳遞給大腦,是視覺形成的關鍵結構。而視網膜裂孔,即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出現裂縫或孔洞,會直接破壞這一精密結構的完整性。
“多數人在裂孔早期視力無明顯變化,容易被忽視?!睂<覐娬{,但當液化的玻璃體通過裂孔滲入視網膜下,會引發視網膜脫離,此時視力會急劇減退,一旦發展到視網膜脫離階段,治療難度、風險和身體創傷都會顯著增加,嚴重者可能永久失明。
這些人群需警惕裂孔風險
專家指出,視網膜裂孔的發生主要與視網膜和玻璃體的老化、變脆弱有關。在日常生活中,高度近視者(600 度以上)、中老年人、長期用眼過度及常戴隱形眼鏡的人群,由于眼部結構特點或不良用眼習慣,更容易遭遇視網膜裂孔問題,需要重點關注。
“600 度以上的高度近視人群風險尤其突出?!?專家解釋,近視度數越高,眼球會逐漸變大、拉長,而視網膜的大小是固定的,在眼球外壁的持續牽拉下會變得越來越薄,出現裂孔和視網膜脫落的幾率比普通人群高出不少。
中老年人的風險也不容忽視。專家表示,隨著年齡增長,眼睛里的玻璃體容易出現變稀、變性等變化,視網膜也會跟著老化變弱,這兩種問題疊加在一起,會明顯增加視網膜裂孔或脫落的可能性。
激光治療為主 需長期隨訪
視網膜裂孔能否治愈?專家介紹,對于輕中度且未發生明顯視網膜脫離的裂孔,激光光凝術是常用治療手段。治療時通過激光能量使裂孔周圍視網膜產生瘢痕粘連,封閉裂孔和變性區,阻止液體繼續流入視網膜下,避免脫離范圍擴大。整個治療過程在門診即可完成,無需住院,無手術切口,術后恢復快,并發癥少,安全性較高。
但需注意的是,激光治療僅能解決已出現的裂孔,無法根治近視、玻璃體變性等基礎眼病。由于裂孔可能反復發生,治療后必須長期隨訪觀察,定期復查眼底情況。
謹記定期檢查+科學護眼
“視網膜裂孔的預防和早期發現,比治療更重要?!睂<覐娬{,高危人群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全眼健康檢查,精準捕捉早期病變信號。日常護眼需牢記“三要點”:避免劇烈運動和頭部劇烈震動,減少眼部受傷風險,高度近視者要積極控制度數增長,養成合理用眼習慣,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。
眼底健康是視力的“基石”,專家再次提醒:高度近視、中老年人、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切勿忽視眼部異常,一旦出現閃光感、飛蚊增多、視力下降等癥狀,需立即就醫。定期檢查、及時干預,才能有效預防視網膜脫離等不可逆的視力損害,守護清晰視野。